佛心慧語
請選擇單元
- 聞思經典
- 祖師慧語
- 聖者行傳 +
-
法王教言 +
- 謙卑的胸懷,含攝一切功德
- 傲慢者自滿,難以累積功德
- 眾生無量,菩薩的學習也無邊
- 家鄉來的藏人,以真誠教育了我
- 為了利他,我願鍛鍊自己的心
- 以「吃虧」來削減「我執」
- 靜靜給你快樂,默默承擔痛苦
- 空正見:幫你回復本來狀態,重新開始
- 菩薩謙卑,才能利他
- 「修心」即是強力矯正和守護自心
- 別再「準備」了,現在就去修行!
- 知道因果還造惡,就是無福之人
- 「佛教徒」的真正障礙,不是違緣,而是「失去信念」
- 知足惜福,做世間的清風
- 以愛與慈悲,取代負面情緒
- 煩惱來去如雨雲,自性不動如虛空
- 想修解脫道,又放不下世間法?
- 沒有憶念死亡跟出離輪迴的人,才可憐!
- 只要穿上僧袍,就離輪迴窮盡之日不遠
- 一日行善到處吹噓,一生造惡不慚不愧?
- 在小愛與大愛間,學習圓融與平衡
- 負責及感恩,就是重視因果
- 從煩惱,生起清淨菩提心
- 勝道寶鬘集
- 八萬四千法門
- 暇滿人身,圓滿修持的起點
- 此十分難得的清淨人身,如果用它來造作罪業,實在可惜
- 此難得的暇滿清淨人身,不用它來學佛,而讓它平凡的死去,實在可惜
- 在這個惡濁時代,把自己短暫的人生浪費在無意義的事情上,實在可惜。
- 自心的法身離戲本體,讓它沈陷於迷幻的輪迴泥沼裡,實在可惜。
- 學佛要做好人,不是做怪人
- 人身難得,別做地球的垃圾
- 降伏自心,做個好人
- 必須具備智慧和信心,小心理解賢德上師的心意
- 慈悲,是瞋心自然的解藥
- 永遠記得自己發的願
- 行為要無貪無著,才不會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 必須發起慈心、悲心,而嚮往直接、間接的利眾事業
- 你的念頭,就是飄蕩輪迴之因
- 世間的痛苦,都來自於「想太多」或「看錯了」
- 理論是產生智慧的技巧,實際運用才重要
- 理論是產生智慧的技巧,實際運用才重要
- 觀自在菩薩
- 理論思想合一:以正確的見地,開展智慧
- 空正見,是智慧生起的基礎
- 以「無我」超越小我,開啟與萬物相互依存的「大我」
- 捨棄「一位」眾生,就等於捨棄「所有」眾生
- 一切輪迴苦,都來自「放不下此生」
- 「菩提心」本身就是善法,因此應心生歡喜
- 努力積聚福慧二資糧者,就是菩薩
- 四種黑法,是四種該捨棄的事情
- 取捨黑白法,生生世世守護菩提心
- 如是具慧者,受菩提心已, 應發廣大意,歡喜並雀躍, 讚揚其功德
- 世間正見,就是相信因果
- 不求罪惡者的長壽、不求無意義的長壽
- 「心」和「煩惱」如同「水」和「水中的雜質」
- 好不容易具備順緣、排除逆緣的此刻,就該好好去實修
- 臨終,是投生的最重要時刻
- 「人身寶」比鑽石還貴重
- 所謂實修,要身心因緣都具備,且具歡喜心
- 「引業」和「滿業」
- 透過如法懺悔,銷毀惡業的種子
- 定業與不定業
- 「詆毀」的邪見
- 學習因果,是為了「看到自己的過失,看到別人的功德」
- 不要將因果侷限於「與某人的關係」或「今生的關係」
- 三種慈心:緣眾生、緣法意、無所緣之慈心
- 僅修「慈」與「悲」,自有「喜」與「捨」
- 身為大乘人,剎那間也不應離開慈心與悲心
- 大乘最重要的是「為眾生的發心」
- 悲心與出離心,如同硬幣的兩面
- 佛法的精髓就是菩提心
- 真實的悲心需要智慧的觀察
- 大乘的悲心,是「我來幫助每一個人離開痛苦」的承擔
- 生起真實悲心時,片刻不會等待
- 「七支供養」
- 菩薩的無私精神,付出不必求回報
- 藏傳佛教壇城:八供
- 八吉祥的意涵
- 越瞭解佛法的殊勝,越會真正去實踐
- 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二戒律,如同國民應盡之義務
- 守護善心如敬法寶
- 能從內心深處深刻瞭解並害怕輪迴痛苦,才是小士夫皈依
- 皈依需具備二因「畏懼」與「信心」
- 「修法者」是「思維來世者」,思維今生者不能被稱為「修法者」
- 「噶瑪巴千諾」整句咒語的大意可為
- 佛曾預言噶瑪巴
- 密乘之皈依,緣起於對眾生受苦之大悲心
- “噶瑪巴千諾”聖號之重要性和功德利益
- 「真實皈依」的前提,在於能慎思明察皈依對境
- 僅有信心不足夠,還要去實行、去達到相同果位
- 只要是發大菩提心的人,一心持念噶瑪巴千諾即可消除業障增長功德,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 大寶法王黑寶冠帽
- 僅對三寶有信心,不能稱為真實佛教徒
- 十七世紀時,衛藏地區寺院多由尼師所守持
- 觀察上師的功德,而非缺失
- 以無常念努力尋找上師
- 攝取上師的功德,而非過失
- 「示現凡夫相」的上師對我們是好事
- 「弟子的明鏡就是上師」
- 阿底峽尊者以依止上師,成就至尊佛行事業
- 看他人功德,自己的因果因此漸趨圓滿
- 上師重要,弟子更重要
- 上師的需要,弟子盡力承辦,就是上等依止法
- 外在事物結合內心體會,才會事半功倍
- 善知識分為「內善知識」和「外善知識」兩種
- 所有修持中,「觀修無常」最為重要
- 自己不修持,佛怎麼轉法輪都沒有用
- 僅是「信『佛』不夠,還要堅信「自己能成佛」
- 為調伏三種不同眾生,而安立三寶為皈依對境
- 輪迴中,「佛、法、僧」如同我們的醫生、藥及醫護人員
- 善加明瞭何謂「因皈依」與「果皈依」
- 僅對佛有信心仍不夠,還要相信自己能成佛
- 要先能明瞭事理,才能求受到「皈依戒」
- 依殊勝發心,來受持大乘布薩律儀,就不用擔心退失皈依戒
- 對於「業」與「煩惱」之病,佛陀早已為我們配好良藥
- 外器世間無常;內情無常
- 分別你我、分別教派的心,就算是謗法
- 快樂很簡單,就是知足和隨喜
- 各教派間,不應存偏執自宗與詆毀他宗之心
- 「爭執」是釋迦牟尼佛教義毀滅之因,要謹慎面對
- 皈依僧後,不與惡友同行
- 「貪執自宗、詆毀其他教派者」,就是「惡友」
- 修行,是一種向內觀修
- 佛法不只是儀軌,也不只在佛堂裡
- 大乘行者,最重要的就是不捨眾生、不忘眾生
- 法王的特殊、不共修行方式
- 利他是改變的動機
- 心中放著眾生,才能看到、體會別人的苦樂
- 生活當中去實踐利他,就是佛法
- 對眾生的愛,如同珍寶一般
- 修持觀音菩薩──由生活中落實,慈心、悲心、空性
- 生活是不離佛法的
- 上師、善知識的重要
- 實相的老師──一切所見所聞、順逆無常,都是上師
- 「如何將修持融入到我們生活當中?」
- 如何做正行的禪修:座上修
- 將一天變成吉祥日的修行
- 工作中的修行
- 夫妻間的修行
- 照顧孩子的修行方式
- 讓心放鬆安住,至少十分鐘
- 禪修之前,先放鬆心情
- 不要作意就是專一
- 知足的人,容易放鬆
- 貪欲的生起是不自主、不理性的
- 貪愛執著的繫縳
- 喜歡與否,還是一念心
- 節制你的貪欲
- 理性的面對感情問題
- 慈悲與貪欲的不同
- 放下,就是不執著
- 夫妻感情,要成為快樂的因
- 智者重罪輕受 愚者輕罪重受
- 佛法無深淺,人心才有深淺
- 看見眾生苦,如見鍋中燒,剎那不能忍
- 將三戒融為一體去修持,是至關重要之事
- 三毒指的就是我們的貪心、嗔心還有愚痴
- 如何同時守護三戒,是最為關鍵之處
- 帶著三種發心所作的懺悔,懺悔的力量會更大
- 後悔之心,論中大概有提到三種,先講兩種。
- 談到四種力量的第二個:誓不再造罪的心。
- 昔所造罪如腹毒,以大慚畏悔懺罪
- 嚪婆羅尊者,懺悔除罪
- 觀察無有意義而生起追悔
- 觀察怖畏,也就是因為恐懼而生起後悔之心。
- 一切福德、一切善行,一切悅意的事,我們都要隨喜
- 懂得隨喜讚歎的人,他的心隨時都是愉悅的
- 我們不應該擅自批評或輕易詆毁。
- 顛倒的隨喜,是對隨喜的一種誤解。
- 雙手合十的意義與功德
- 積福除障,七支供養最殊勝
- 修行,是一種向內觀修
- 大乘行者,最重要的就是不捨眾生、不忘眾生
- 最好的憶念,是證得上師心意
- 放下分別心,本質相同才重要
- 教證並重,要學習、也要實修
- 「法」即是「善業」、「福德」
- 所謂「思維暇滿難得」
- 「出離心」:「暇滿難得、人生無常、因果不虛、輪迴過患」
- 業果不虛輪迴苦,思維能斷後世欲
- 「無常」才有「選擇的機會」
- 所謂「業之因果」不是單指一人的行為,而是與眾生息息相關
- 痛苦與痛苦之間就是暫時的變相痛苦
- 解決究竟的痛苦才有真快樂
- 出離若無菩提心 所持則亦不能成 無上菩提樂因故 智者應發菩提心
- 悲心從根生、輪迴如火坑
- 「無悲心」是苦難眾生的殺手
- 「見世出世一切法 從因生果皆不虛 所執之境本無者 彼入佛陀所喜道」
- 所謂「空性」,就如同科學家或科學家理論中的「零」
- 無欺業果輪迴苦,修此可斷後世執。
- 思維業果
- 思維輪迴過患
- 認出快樂,感覺一口呼吸的美好
- 帶著知足的心去感受就容易活得幸福
- 認出快樂,感覺一口呼吸的美好
- 隨何木等雕佛像,諸有智者咸供養, 縱使我詩非巧妙,依正法說勿當輕。
- 具德我演如如教,為生福愛而興述, 真善宜應可審聽,此頌名為聖祇底。
- 王雖先解如如教,更聞佛語增勝解 ,猶如粉壁月光輝, 豈不鮮明益姝妙
- 無有清淨出離心,求有海樂無法息, 貪執世間束縛眾,故當首先尋出離。
- 心能自主,才有真正的自由
- 想做佛教徒,要先做個善良的好人
- 觀死無常,當下就修行
- 貪執此生,任何善業都是輪迴法
- 沒有出離心,修什麼大法都不解脫
- 修行不是趕流行,別當上師的「粉絲」
- 空正見,是智慧生起的基礎
- https://zoom.us/j/9923519368?pwd=ah0nd9QUFGp1ENFN%2FqnpEQ%3D%3D
- 以「無我」超越小我,開啟與萬物相互依存的「大我」
- 對自己也生起同等信心時,就能與上師心意無別
- 依止上師時,不要讓自己變成「粉絲」
- 負責及感恩,就是重視因果
- 能改變自心,才是偉大的法
- 信心的門一開,諸佛菩薩就會衝進來
- 生起菩提心,才算進入資糧道
- 無學道佛果,為何稱正等正覺?
- 修道菩薩,應該修什麼?
- 小乘論師為何認為「大乘非佛說」?
- 觀自在菩薩,是我們很熟悉的名稱
- 用心聽心經:原來佛這樣說法!
- 爾時世尊等入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異們
- 菩薩摩訶薩
- 法之異門
- 大乘經典,確實是佛說
- 承佛威力-佛陀身口意三門之中「意」的威力
- 《心經》經文正說
- 《心經》經名講解
- 《心經》版本介紹
- 薄伽梵:大師圓滿
- 鷲峰山:處所圓滿
- 不一定有明天,別等老了再修!
- 法王噶瑪巴 | 新年的意義
- 五圓滿和合,正法才現前
- 「在這個禪修墊上,我就要成佛!」
- 到彼岸:分「能到」和「已到」兩種
- 佛經,不一定要佛親口說
- 用心聽心經:原來佛這樣說法!
- 世尊等入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異門
- 理論思想合一:以正確的見地,開展智慧
- 修,就是精進、如理的去做
- 他人出於嫉妒心,非理辱罵謗我等, 粗惡穢言我取受,願將勝利奉獻他。
- 秉性邪惡眾有情,恆為猛烈罪苦迫, 見時如遇大寶藏,願恆惜此難得寶
- 一舉一動觀自心,正當煩惱初萌生, 即將惱害自他時,願疾呵斥令消除。
- 隨處與誰為伴時,視己較諸眾人卑, 從心深處思利他,恆常尊他為最上。
- 我於一切有情眾,視之尤勝如意寶, 依彼能成究竟利,願常心懷珍愛情。
- 吾昔饒益助某人,且曾深心寄厚望, 彼雖非理妄加害,願視彼為善知識。
- 無論直接與間接,願獻利樂於慈母, 如母有情諸苦患,我願暗中自取受。
- 願此一切我所行,不為八法念垢染, 以知諸法如幻智,無執離縛而解脫。
- 學習不動佛精神,調伏煩惱情緒
- 觀察煩惱,要重質量的盯著看
- 效法不動佛大願:不對眾生起嗔心
- 保持覺知,放鬆對治煩惱
- 煩惱來去如雨雲,自性不動如虛空
- 讓「正念」的自動播放機,提醒自己不生氣的承諾
- 覺知自己的情緒,呼口氣、放下它!
- 以愛與慈悲,取代負面情緒
- 好好運用切身經驗,別浪費修行機會
- 修行,就是要改個性!
- 別自欺欺人,做個真正的佛弟子吧
- 天人交戰時,下定決心做好人
- 好好運用切身經驗,別浪費修行機會
- 世間強者,常和證悟背道而馳
- 下定決心求解脫,才是好行者
- 噶當派口訣,針對修心「對症下藥」
- 好上師,要幫學生找出病根下對藥
- 改變頑強心續,才是清淨聞思修
- 沒有真實四無量心,想成佛是自欺欺人
- 無處不在的「我」
- 佛法中的每一個字,都是修行口訣
- 先管好自己,別忙著自讚毀他
- 少找藉口,誰說有存款才能修行?
- 最重要的是你明白多少道理,克服多少煩惱,清凈多少心靈。
- 煩惱消融於空性?少空口說白話!
- 心向於法,就是有福氣的人
- 紙上談兵,不如現在直接上路
- 你修的是人間福報,或出世間解脫道?
- 裝模作樣,逃不過閻羅王的照妖鏡
- 光說不練,嘴上的佛法澆不熄五毒
- 正法電子書
- 噶瑪巴環保研討會上致開幕演說
- 道炬論中藏對照法本
身為大乘人,剎那間也不應離開慈心與悲心
身為大乘人,剎那間也不應離開慈心與悲心
今天講的部分是「慈悲」。如同阿闍黎蔣巴札巴提到,大乘人剎那也不應離開慈心與悲心,若生起自利之心,就很難成為大乘行者。
對於「大乘」和「小乘」差別,有許多不同的解釋。首先「乘」的意思,平時會以能夠承擔、背負不同物品的馬、驢子、騾子、牛等動物作比喻。比如「騾子」能夠承擔比較重的東西,但「羊」就無法承載重的東西,因此我們將「騾子」比喻為「大乘人」,「羊」比喻為「小乘人」。
若和我們的心相結合,「乘」指的是「承擔力」,例如小乘行者主要負責自己的利益,大乘行者則能承擔利益無量眾生的責任。因此大、小乘的差別在於自己的承擔力之差別,若我們不去瞭解,覺得這只是名詞之分,覺得只想要得到大乘的名號就夠了,這就產生錯誤了。
以觀音菩薩的成就法為例,此法本身為大乘法,同時也是密乘教法。修持它等於同時修持大乘法門和密乘法門,但是,這並不代表所有修持了此法的人,就因此變成大乘或密乘行者,這主要還是由修行者的發心所決定。
若行者的動機只是擔心自己來世落入惡趣,或者想要投生天人,此法就無法幫助這個人成就佛果;若行者的發心是希望自己脫離輪迴,得到涅槃的果位的話,雖然觀音成就法是殊勝的大乘、密乘法門,但修持的利益,僅能幫助他得到聲聞的果位,因此對於他來說,這個法門並不是大乘法,而是小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