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慧語

佛心慧語
請選擇單元

必須發起慈心、悲心,而嚮往直接、間接的利眾事業

必須發起慈心、悲心,而嚮往直接、間接的利眾事業

竹巴袞列大師曾說:「與其觀修佛陀的殊勝,不如觀修六道眾生苦痛來得殊勝。」意思是,當我們修持無上續或本尊觀修時,本尊時常有很多頭、手和腳,我們經常都無法觀想清楚而覺得頭痛;因此,比起觀修那些複雜的觀修法,不如思維觀修六道眾生的苦,來得更加殊勝、深刻。

眾生的苦其實不需要刻意觀修,因為我們每天都能看到,但是我們觀修慈悲時,不僅是要看到,而且真正將眾生輪迴的苦痛情況放在心中,就像自己想要得到快樂、離開痛苦一樣,其他人也是一樣想要離苦得樂,帶著這樣的同理心,多去鼓勵和關懷他人。

尤其修持悲心時,要觀想「我就是他,我正在經歷著他的痛苦」,這種方法稱為「自他交換」。「自他平等」的觀修,是指我跟他人的苦是一樣的,慢慢培養感覺後,進一步觀修本尊,例如觀音菩薩的修持,才會真正有利益。

這裡提到「直接或間接利益眾生」,或許無法直接幫助很多人,但也不要放棄他,應該為他祝福和發願,例如坐車到德里的路上, 會看到很多乞丐,有時候想給也給不了,因為乞丐太多了,而且聽說警察也會管制,因此,我只能把他們放在自己的心中。有時我們沒有辦法直接利益別人,但是為他祝福和發願,這就是間接的在利益對方。

過去祖師會在一天之中,把一切作為都轉化成利益眾生,像是《華嚴經》的〈淨行品〉也提到, 例如綁衣束帶或開門、走路時都發願:「當願眾生,成就佛道」等等,提醒自己,行住坐臥都要把眾生放在心中,甚至只是一步,都是為了眾生。然而不可以把「間接利益眾生」做為逃避到山上、獨自清修閉關的藉口,只要有機會利益到別人時,都不可以放棄。

不論直接或間接,切記不要捨棄任何一個眾生。有時我們自稱為大乘的行者,一邊受菩薩戒,卻一邊捨棄著眾生,這是不好的。

總之,不論你身在苦中、快樂中,獨處或身處人群當中,都不要忘記三界眾生的痛苦;眾生的景象,隨時都清晰的展現在你心中,在你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