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慧語

佛心慧語
請選擇單元

三種慈心:緣眾生、緣法意、無所緣之慈心

《解脫莊嚴寶論》將慈心分為三種:
其中首先是慈心。攝頌:類別所緣及行相,修法修量與功德,如是以等此等六者,廣攝無量之慈心。
其初者類別分三:緣眾生之慈心、緣法之慈心和無緣之慈心。此等亦如聖無盡慧經所云:緣眾生之慈心,乃諸發心菩薩,緣法之慈心,乃諸入行菩薩,無緣之慈心,乃諸已證無生法忍菩薩。

接著談到慈心。平時談到發心的時候,會提到「七重因果」的發心方法,也就是知母、念恩等等七個次第的發心法,或是透過自他交換的觀修而發心的方法。
慈心分為三種:緣眾生而生起之慈心、緣法意而生起之慈心,和無所緣之慈心;另外,慈心也可分為單純的慈心、無量的慈心與大慈心三種。

慈心,是指希望眾生得到快樂,或幫助眾生得到快樂的心,依照不同的角度,大致分為「得樂多好」、「祈願得樂」和「實踐得樂」等等部分。而無論是慈心或悲心,不僅是在嘴巴上說,而是真正能從心底感受到:「若眾生都能快樂有多好啊!」

慈心較為詳細的定義是:「以不快樂的眾生為對境,生起希望他們得到快樂的心願或感受。」之前提到過,因為不同角度,「慈心」大致分為三種感受,第一是「若他得到快樂有多好」,第二是「祈願他人得到快樂」,第三個是「我要幫助他得到快樂」,大致有這三種。

慈心是不可能無因、無緣,自己憑空生出,因此我們必須努力去培養修持慈心的緣。《解脫莊嚴寶論》提到「慈心」的對境是眾生,心願是希望眾生得到快樂,這裡的對境,可以說是所有「不快樂的眾生」,並發願他們能夠得到快樂。

在這之前,必須先看到、先瞭解到他們不快樂的情況,或缺乏快樂的原因等等。而快樂分為「有漏」和「無漏」兩種,這也都是需善加觀察的。眾生不但不具備無漏的快樂,連有漏的快樂也付之闕如,多少人百般努力地尋求快樂,但最終得到的還是痛苦。

我們在開始練習慈心時,可以先從自己關心的人開始,這會比較容易,之後再逐漸練習,對於不親的或不喜歡的對象生起慈心。比如先以自己的「母親」和「親友」為觀修慈心的對象,當然,前提並非指那些不照護孩子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