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布寺
大寶法王噶瑪巴的主寺─楚布寺〈Tsurphu Monastery〉
楚布寺是噶舉傳承最重要的寺院,是歷代大寶法王的駐錫地,也是噶舉傳承佛行事業的中心。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在此陞座,楚布寺是噶舉傳承弟子們心目中最重要的寺院。
第一世噶瑪巴所創的轉世系統在楚布寺開始。十三世紀,第二世噶瑪巴噶瑪巴希(Karma Pakshi)便是在此寺被認證為第一世噶瑪巴的轉世。從此開始了西藏「祖古」喇嘛轉世傳統(Tulku Tradition)。從那時起,噶瑪巴代代轉世沒有間斷直到現在的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Ogyen Trinley Dorje)。坐落在寧靜、樹木茂盛、山明水秀的環境中,楚布寺是很多位大成就者的道場,包括歷代的噶瑪巴。楚布寺的建築宏偉美觀,代表西藏傳統的藝術的成就。寺中珍藏著數世紀以來收藏的法器文物,它被修行人認為是最有加持力的道場。
楚布寺的創建
公元1159年,第一世噶瑪巴杜松虔巴去東藏康區(Kham)時,到中藏吐龍谷(Tölung)楚布寺所在地,購下建寺的土地
公元1189年,第一世噶瑪巴八十歲時,回到吐龍谷興建楚布寺。此被稱為「人間淨土」的寺院可容納一千多僧眾,是歷代噶瑪巴和噶舉傳承的主寺。
之後的發展
第二世噶瑪巴擴建寺院,並建造著名的拉千則林簡(Lhachen Zamlinp Gyen)大佛,此後八百多年中,寺院持繼發展成龐大的道場。
環境與機植
楚布寺位於吐龍谷西北,距離拉薩約七十公里,海拔4300米(14000英尺)。主殿坐在諸山環繞山谷中央,楚布河旁,面南;四周有諸佛菩薩殿、歷代噶瑪 巴殿、本尊殿、護法殿、關房、寮房、出版中心、行政中心和噶瑪巴的夏宮;並有兩個藏經圖書館,收藏經藏、續藏;修行指導、法本、儀軌,各教派上師著作、西 藏文學、及歷代大寶法王和他們的弟子的著作。雄偉的後山,被稱為「 大悲心」(Thukje Chenpo)。前山被稱為大護法「瑪哈嘎拉山」。中央山脈被稱為仁慈的「彌勒菩薩山」。
在較高的半山上,有三年閉關中心。附近有很多歷代噶瑪巴小型閉關中心。在楚布寺的後方,建造了一個非常精緻的寺院,名確嘎岡寺(Chögargong),是國師嘉察仁波切的主寺。在此寺的右邊有兩座小寺:札桑寺(Dratshang)和 殊利寺(Zuri)。在寺的右邊岩石山坡上,有蔣采(Gyang Tsen)護法殿。在左邊有瑪哈嘎里(Mahakali)和巴登拉莫(Palden Lhamo)護法殿。在前方小溪旁有卡那多傑嘉波(Khanak Dorje Gyalpo)護法殿。
聖物寶藏
楚布寺珍藏很多稀有並有歷史價值的聖物,大部份都保存得很好。它們保存在佛像中、舍利塔中或陳列櫃中。這裡保存了許多佛陀、龍樹菩薩、歷代噶瑪巴的加持 物。包括:龍樹菩薩親手用泥塑的釋迦牟尼佛像、那洛巴、馬爾巴、密勒日巴、岡波巴、歷代噶瑪巴,及很多成就者的舍利子。楚布寺最著名的大佛像中更珍藏了許 多聖物法寶,寺中有各大寶法王噶瑪巴的舍利塔,信眾們常至塔前祈請加持。1959年文化大革命時遭到很大的破壞。不過十六世噶瑪巴,由於他的預知,保存了 一部份重要的法器文物,現存在錫金隆德寺中。
重建楚布寺
1966年,中國文化大革命後,楚布寺幾成廢墟。1980年,中國政府開放西藏與尼泊爾交通,允許年長藏人回西藏省親;第十六世噶瑪巴指示竹奔德千仁波 切,回到西藏重建楚布寺。重建工作非常困難,因為西藏地區人民很窮,沒有財力可以支持,不過由於竹奔仁波切的多方找尋資源,多年的努力,終於修復了部份大 殿和幾個較重要或必須的中心及房舍。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在楚布寺陞座之後,楚布寺的修建才開始加速進行。大部份殿堂房舍都已修復,包括佛學院,來自世界各地的弟子們都捐助興建。1999年第十七世噶瑪巴離開西藏去印度後,楚布寺仍是噶舉的主寺,不過參訪的人較為減少。